首页
首页 > 新闻 > 详情

用勤劳智慧书写时代芳华——邵静

2023-05-15 10:03:34来源:北京护理学会

为激励广大护理科技工作者立足本职、锐意进取、开拓创新,树立先进典型,引领广大护理工作者为推动护理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。中华护理学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2023年“杰出护理工作者”推荐宣传活动。根据中华护理学会有关通知精神,北京护理学会负责组织北京地区推荐宣传工作。


【资料图】

邵静

北京回龙观医院护理部主任,主任护师,硕士研究生,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18年,担任中华护理学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北京护理学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秘书,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护理管理委员会常委,北京市护理质控中心委员,中华现代护理杂志通讯编委,北京医学会鉴定专家。参与申报并获批实用新型专利2项,完成2项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编写,参与修订行业标准一项。在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篇,主持或参与课题7项,作为编委参编教材18部。

她把精神科护理工作当做事业,每日兢兢业业,不辞辛劳,18年的用心守护只为那份热爱与执着,她就是北京回龙观医院护理部主任邵静。在工作期间她先后担任了病区责任护士、带教老师、护理部质控护士、护士长、护理部副主任、主任,主要承担临床护理、护理管理工作。经过长期的循证护理、护理教学、护理管理、护理科研的创新实践,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工作经验。

在多年的护理实践工作中,她带领护理团队建立了精神疾病患者三级风险评估体系,参与制定抑郁症患者自杀护理专家共识并应用于临床,将正念减压、叙事护理、曼陀罗绘画等疗法等在临床应用推广。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,建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综合评估制度,进行出入院护理综合评估,并针对跌倒、静脉血栓、压力性损伤开展专项管理。创新护理方面,开展叙事护理、6S管理、标准化沟通、出院随访及远程探视,建立“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情绪管理”模式。开设8项精神专科护理门诊服务项目,成立王翠玲情绪管理护理工作室并每周出诊一次。制作3种具有特色的功能型病号服。开展静脉血栓栓塞症评估及管理。以循证指导精神科临床工作,编写了《精神疾病患者攻击行为非药物干预》等精神科护理专家共识共5项。

在临床护理质量与安全工作中,她参与并主持各种查房50余次/年。对接国家护理质控中心护理质量指标数据库,构建了19项精神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。修订了《护理规章制度》共240项,护理质控标准17项,针对精神疾病患者饮食安全、外出安全等项目进行了质量专项提升。积极探索护理管理新思路,严抓护理质量,建立了精神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,并探索了精神科护理风险评估、分层管理等。

在疫情防控工作中,她编写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精神疾病医院防控护理专家共识》,开展应急队伍建设,完成核酸采样、定点医院、疫苗接种、流调等外派支援任务3400人次。制定疫情防控制度、流程、预案22项,组织各类培训及演练50余次,考核600多人次,督查在院发热患者管理及核酸检测工作落实等,做好从业人员健康监测及网格化管理。组建急性观察病房、发热筛查诊区、收治封控区域住院患者病房等。

在护理教学工作中,她每年申报并完成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班2项,参与北京护理学会及区县级继续教育授课,参与中华护理学会等院际间授课及院内教学授课,平均每年有千余人次受益。每年培养带教人数80人。担任协和护理学院、国家开放大学论文指导及答辩老师,每年指导学生7-10人。

身兼数职的她,还积极投入医疗卫生公益活动,开展延伸服务及志愿活动。以顺应社会需求为导向,充分发挥护理服务专业价值,通过南丁格尔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护理延伸服务。组织开展心肺复苏及创伤救护培训,关爱老人,关爱失智等志愿活动。开展组织志愿活动6次,服务时长16小时,受助人次62人次。

她还利用休息时间走进孤独症儿童训练中心、独居老人家中,协助训练及生活照顾,了解老人身体情况及生活中的困难,给予精神陪伴。其中彭秀英老人作为医院的一名老职工、老党员,无儿无女,邵静了解到彭老的情况,主动与离退办联系,到居住地帮扶,解决生活中的困难,此项工作坚持了10余年,及时解决老人生活中的实际困难,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生活中的烦心事、困难事。

这么多年来她以博大的爱心,执着的追求,承担着对生命和社会的责任,她在平凡却伟大的岗位上默默耕耘。18年的执业生涯中,邵静更是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,牢记使命、勇于担当,用勤劳、智慧和不懈努力书写时代芳华!

编辑:孟盈

审核:李春燕

北京护理学会

微信号:bjhlxh

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

标签:

上一篇:全球速讯:windows盗版黑屏怎么解决_win7盗版黑屏解决办法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资源

课程

华北东北地区有降雪 冷空气将影响长江中下游以北大部地区